点球大战的紧张时刻,当主罚球员射门未进,场上时常出现混乱的补射场面。但究竟哪些情况下补射是有效的?国际足联规则中藏着许多球迷容易忽略的细节。

常规点球:三种可补射情况
根据足球规则,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,攻方球员可以补射:
1. **球触门框反弹**:点球击中横梁或门柱后弹回场内
2. **球被守门员扑出**:守门员触碰皮球后未能控制住,球仍在比赛范围内
3. **球触门框+守门员**:皮球先后接触门框和守门员后仍在场内
关键在于球必须保持活球状态,且未完全越过球门线。
禁止补射的两种情况
1. **点球直接出界**:球未接触任何球员直接飞出底线或边线
2. **守门员完全控制**:守门员扑救后牢固地将球掌握在手中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主罚球员触球前,其他攻方球员不得提前进入禁区,否则即便补射进球也属无效。
点球大战的特殊规则
点球大战时规则更为严格:每次罚球都是独立事件,无论是否被扑出或击中门柱,只要球停止运动,该次罚球即告结束,不存在补射机会。这也是为什么点球大战中常见球员刻意追求角度的原因。
了解这些规则,下次观看比赛时你就能更专业地判断场上情况,不再为裁判的补射判罚感到困惑。
1.《90%球迷不知道的规则:点球未进时,哪些情况允许补射?》援引自互联网,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本网站无关,侵删请联系站长。
2.《90%球迷不知道的规则:点球未进时,哪些情况允许补射?》仅供读者参考,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,对其原创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。
3.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:https://sports-idea.com/article/bd90a39964a4.html









